查看文章详情>>

原油价格走势图 原油价格一直是国际市场上备受关注的指标之一,它不仅关系到石油行业和相关领域的发展,也牵动...
当前位置: 首页> 将百科> 正文内容

西南联合大学 学校特色

tiger 2024-01-03 00:47 将百科 7786

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四川省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95年,由原南充师范学校、第三军医大学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自贡师范学校、四川财贸学院、成都电力职业技术学校组建而成。

西南联合大学占地面积约2600亩,校园环境优美,建筑风格独特。学校现有各类教学科研用房共计260余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达到270余万册,是四川省重点支持的图书馆之一。

学校特色

西南联合大学是四川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地域优势。学校以“培养高素质人才、进行创新性科研、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积极探索高职、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学校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其中,教授近300人,副教授800余人。学校拥有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四川省学科带头人等在内的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学校拥有24个学院,涵盖文、理、工、管、艺、法、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

学科建设

学校依托优势学科重点建设,逐步形成了财务管理、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体育传媒、特殊教育等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方向和特色专业。学校现有1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教育教学一直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现有教学团队120余个,建有特色教育实验区、虚拟仿真教学中心、语音语言教学示范中心、类脑智能等实验室。学校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资源,打造出一批创新性、开拓性、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成果。

学术活动

学校重视学术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活动,吸引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学校同时拥有多个学生社团和学术团队,组织各类文化、体育、科技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社会实践、文化交流和人际交流的平台。

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项目,积极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学校现已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成为全国重要的“农村公共管理”研究机构之一,独立研发的“联合智慧培训室”等一批成果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

招生计划

学校每年统一组织本科、高职、硕士研究生招生。本科设置33个本科专业(含1个“3+2”本硕连读专业),高职设置32个高职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置22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实行综合评价招生,注重学科能力的全面素质评价,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拓展、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学校的招生计划更加注重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学校与四川省及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广泛的校地合作关系,学校积极贯彻“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学生就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西南联合大学:一个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机构

西南联合大学是一所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综合性大学,始建于2005年,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西华大学三校合并而成。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西南联合大学现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等教育机构。

优良教学质量斩获多项殊荣

西南联合大学在教学质量上一直以来保持良好的水平。学校重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加强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近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国家和省级各种教育评估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多元化的学科专业助力学生成长

西南联合大学拥有完备的学科专业设置,涵盖了文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医学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科选择。学校注重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设有“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精英课堂”“传统文化教育与研究中心”等校内重点机构,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发展平台。

强化国际化教育,拓宽国际视野

西南联合大学致力于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128个国家和地区的110所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国际化交流和合作机会。学校还积极引进海外教师,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语言交流能力。

卓越科研成果受到广泛关注

西南联合大学注重学术研究和科学创新,拥有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积极开展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有创新意识的科技人才。学校在生物、材料、化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综合实力高居全国高校前列

西南联合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综合实力排名不断提升,在2019年的全国综合实力评估中,位居全国前50名,成为一所备受国内外瞩目的高等院校。

结语

西南联合大学是一个不断成长壮大的高等教育机构,具有优秀的办学传统和良好的校风校貌,通过教学创新、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和国际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未来,西南联合大学将继续秉承“卓越品质,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一所以工为主,涵盖多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观音山街1800号。西南联大是全国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工程师教育联盟、海峡两岸四地高校学生联手创新设计竞赛联盟、中国大学生在线教育惠民工程等多种组织和计划成员。

历史与发展

西南联大的前身是国立四川大学和国立重庆大学,在1940年被日本侵占的四川西南地区容留的中国师生们为了抗战需要,先后在串联两校的教职员和学生的鼎力合作下共同创办了抗战中唯一的中国新式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12月,经得到蒋介石及相关部门的批准,西南联大宣告正式成立。当时,依16个学院科系分布,招收学生3500人,教职员工541人的规模,加入全国高等教育的行列。1952年,随着西南地区多个重点院校的搬迁到成都,西南联大迁至今日观音山校区。

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西南联大已经成长为了一所拥有本科、硕士、博士教育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拥有16个学院,涵盖了衣、食、住、行、文化、艺术、科技、农林保护等多个领域,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国家重点大学。

学科建设与发展

学科建设是一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西南联大自成立以来始终遵循工科特色办学的发展路径,大力推进学科创新和交叉融合,新增学科不断涌现,学科实力和水平稳步提升。

截至2021年,西南联大已开展了一流学科建设,覆盖所有学科领域,涵盖了15个一级学科、1个非学科门类和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16个一级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行列,4个学科被评为全球前1%。此外,学校还荣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发明协会列明星企业等荣誉。

师资力量

教师队伍是学校的重要资源,也是学校办学和教学科研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西南联大一直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吸引、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方式实现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目前,学校现有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教授460余人,副教授750余人,高级工程师20余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7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00余人。

西南联大鼓励教师教学和科研同时开展,在教学技术、教学国际化、创新能力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出了一系列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教学

为了不断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西南联大始终把教育教学放在学校建设的核心位置,依托学科建设,优化课程体系,丰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积极探索高质量教育与教育公平相统一的办学模式和育人新机制。

学校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设立了学生实验室、实训中心等相关课程,并积极促进国内外学科领域交流合作,为学生搭建了多元化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学校还实施了塑造品德、创造思想、锻炼能力、启迪情感、陶冶情操等多方面的素质教育计划,塑造具备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高标准道德情操的优秀人才。

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是西南联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全校师生文化素质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和深刻问题。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多措并举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适应学校发展的文化品牌,如迎新晚会、国际爱心周、英语演讲比赛等,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铸就了校园文化精髓,增强了学校的文化品牌影响力,树立了先进的文化面貌

学校自成立以来,秉承着“博学、厚德、勤学、笃行”的校训,积极培养学生成为有理论兼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注重创新创业和社区服务,不断为推动国家发展做出贡献,产生出了大量优秀的毕业生,其中包括如今的国家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高校教育教学名师等各领域杰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