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师范大学
黑龙江师范大学(Heilongjiang Normal University)成立于1958年,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校占地面积2836亩,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涵盖文、理、工、法、教育、历史学、管理等7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学校以师范教育为主,于师范、教育、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理学、法学和工学领域拥有为数不少的重点学科,呈现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态势。学校现有各类教职员工近3000人,其中教授600余人,副教授10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360余人,硕士学位近2000人。
学校拥有一批教学科研硕果累累的著名学者,如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于振武教授,著名语文学者孙卫东教授,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董虎城教授等。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学校发展和科研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科专业
学校现设有72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硕士研究生领域,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80余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0余人。学校在教育学、历史、文学、数学科学、化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拥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积极推行“以人为本,以质取胜”的管理方针,打造“平台型、服务型、质量型”的现代大学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以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学科群”的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学校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
师资力量
黑龙江师范大学聚集了一支素质过硬、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授600余人、副教授1000余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等各类人才近200人。学校还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学科大师和优秀青年人才,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治学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持续推行“四个一批”(一批科学研究领军人才、一批学科带头人、一批优秀教学团队、一批青年英才)人才发展工程和“双百人才工程”,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和突破。
学生生活
黑龙江师范大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校园内设施齐备,各种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活动丰富多样。学生会、社团组织等活跃在校园生活中,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与同龄人交流、交友、学习和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
学校已建成多个学生公寓和教工家属楼,宿舍条件优越、环境宜人。学校餐厅还特别推行“绿色食堂”工程,打造健康、绿色、环保、低碳的美食文化生态圈,为广大师生提供健康美味的餐饮服务。
学校还积极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担负起社会责任和义务,锤炼自身综合素质。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发展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和交流,与多所海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开展互派教师、短期交流、联合研究等合作项目。截至目前,学校已与美、加、俄、日、韩、澳、泰等多国96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并开展了一系列对口交流、短期见习、留学深造等合作项目。
借助海外高校和机构的教育教学优势和人才培养资源,学校已逐步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多元化、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和学习机会。
结语
作为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涵盖文、理、工、法、教育、历史学、管理等7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黑龙江师范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未来,学校将继续强化特色、加强基础、改进质量、促进创新,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文明、和谐、富强的中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