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简介
山西师范大学位于中国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是一所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山西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大学,也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高校。
山西师范大学共有18个学院,覆盖文、理、工、管、法、历、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现有本科专业55个,涵盖教育、文学、历史、哲学、法学、经济、管理、科学、工程等十大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山西师范大学具有博士、硕士和本科教育的办学资质,开展全日制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目前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管理服务队伍。
自成立以来,山西师范大学始终关注学科建设与创新,以新学科的筹备与发展为牵引,以重点学科的优化与提升为突破,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学科建设计划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三大计划,推进学科建设。在国家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方面不断加强发展,巩固和提升了人文社会科学、管理学、师范教育等特色学科。
学生生活
山西师范大学秉承“爱国、进步、诚信、励志”的校训,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有高品质的住宿条件和良好的教学硬件设施,学生生活便利舒适。此外,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鼓励学生开拓视野,参与各类社团和活动,丰富课余生活,提升综合素质。
同时,山西师范大学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开设多项体育课程和文体活动,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体育锻炼机会,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师资力量
作为一所高水平的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拥有一支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业务水平深厚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54人,其中教授237人,副教授5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61人,他们均是各个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省部级及以上的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长江学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各类人才105人,占校总数的10%。他们不仅在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高水平的能力,而且在科研领域表现出色,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社会服务
山西师范大学坚持走以应用研究为主的高校发展路线,注重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积极地承担地方和社会的科技项目,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学校还积极与各种社会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为学生的实践锻炼和毕业就业提供重要的支持。此外,学校也积极开展国际化合作,不断推进交流与合作,为学生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总结
山西师范大学始终秉承“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未来,山西师范大学将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更多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Sh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山师”,位于中国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天源路,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重点支持高校,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后经多次改制和合并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多学科协调发展,教育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设有16个二级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覆盖本科、硕士、博士、专科多级别教育。
学科专业
山西师范大学拥有丰富的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目前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主要发展方向为师范类学科、工科、艺术与设计、信息科学与技术、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历史学、数学等。其中师范类学科优势明显,涵盖了教育学、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等,其中教育学是山西省教师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同时,学校也重视协调发展,工科、文科、艺术类学科和综合性研究型学科发展也有所加强。
教育质量
山西师范大学的教育质量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和广大师生的好评。学校加强招生、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注重人才培养,确保毕业生能够满足各类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其就业质量在山西省高校位居前列。同时,学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促进协调发展。
校园文化
山西师范大学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广泛传播,重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学校秉承“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开拓创新、服务社会”的校训,构建和谐、宽容、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倡导拓展、创新、尊重、关爱的校园精神,培养学生具备高度的文化素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深厚的博学情怀。
校园建设
山西师范大学注重校园建设,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施和实验中心,其中包括了少年宫、综合体育馆、图书馆、科技馆、医学实验中心等,为师生们提供了高品质的科研与教学环境。学校的建设成果备受社会和用户好评,是山西省绿色校园、坚持节能环保、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典范。
总结
山西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良好声誉和人才培养历史的综合性大学,教育品质和学术水平在山西省及中国西北地区均处于领先地位。学校坚持高水平、高质量、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历来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追求卓越的教学水平和勇于创新的教育理念,在中国教育界内外拥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是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该校创建于1954年,原名太原师范学院。2003年更名为山西师范大学。
历史沿革
山西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54年创建的太原师范学院。60年来,该校始终秉承“兴教育、强师范”理念,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和优化发展,逐步成长为一所人才培养、学科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学科设置
截至2021年,山西师范大学共设有18个二级学院,涵盖哲学、经济、法律、教育、文学、历史、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并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个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涉及教育、文学、历史、理学、工学、管理学等6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山西师范大学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学术业绩突出、师资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60多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90%。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等享受特殊政策待遇的教师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等高层次人才210余人。
教育教学
山西师范大学坚持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助人为师、育人为怀、德知并重”素质过硬、能力领先、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该校遵循“基础扎实、方法灵活、实践能力强、创新精神乃本”的育人理念,弘扬“民主教育、德育为先、学术立校”校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全面深化课程思政和素质教育,建设了一批成果显著的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和教学成果。
科学研究
山西师范大学秉承“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科研精神,搭建起多层次、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平台。该校重点发展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光电信息、生物、环境、历史文化、民族与宗教等研究方向,涌现出大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多年来,该校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240余项,成果转化效益显著。
社会服务
山西师范大学深化校地合作,积极融入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创建了“中华文化创新与弘扬”全国示范高校、“山考人才”示范学院、“创业型大学”、“智慧校园”等特色品牌。该校还玩有力地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为强化文化传承、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校园文化
山西师范大学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注重发掘和宣传校园文化,积极推进文化活动和文化体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该校设有艺术中心、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开展了文化艺术节、文化讲座、文艺比赛、恳谈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深受师生欢迎。
总之,山西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丰富办学经验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综合性大学,将继续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