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历史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首师附中,创建于1901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中学之一。初名庚子助学会,创办者是荣祖焕。1927年,附中开始招收女生,先后由华佗长女、著名教育家邹韬奋、教育家朱光潜等人任校长。自1946年开始,首师附中成为首都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举办高中和国际部,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中校园,至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
首师附中的办学特色
首师附中在办学上以发挥师范教育优势为主题,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双语教育方式,注重素质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首师附中是全国第一所参与国际文凭组织(IBO)课程教学的中学,开设了IBDP(国际文凭课程)和IBMYP(中学项目)课程,并成功举办多届IB挑战赛和华夏国际论坛,成为全国开展国际教育最早、最多样化的中学之一。
首师附中的师资队伍
首师附中拥有一支高素质、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级高级教师12人、研究生导师5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首都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8人,为学生的教育和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师资支撑。此外,学校还聘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和学者为学校讲学和培训师生教育理念和实践技能。
首师附中的校园文化
首师附中是一所充满激情、多彩多姿的校园。学校秉持“自立、勤奋、开拓、进取”的校训,强调德育和学术兼重、美育和实践并重的理念。学生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学术、文艺、体育等多个方面都享有优异的表现。每年本、研学生各批次赴国内外各领域的名校、机构和企业开展学科研究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学校园地广场、多功能厅、书院、百年历史建筑——第六教学楼等场所,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研究和交流平台。
首师附中的未来发展
未来,首师附中将一如既往地推进教育教学创新,保持和提升国际教育先进水平,探索和引领高中国际化发展路向,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将师范特色教育和国际化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创新、国际化、适应性和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助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